【题文】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
A.2 L CO和2 L CO2 |
B.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.2 L CO2 |
C.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22.4 L H2O |
D.0.2 mol H2和4.48 L HCl气体 |
【题文】N
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
A.64 g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2NA |
B.1.7 g OH-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 |
C.58.5 g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NA |
D.49 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A |
【题文】现要配制0.01 mol/L的KMnO
4溶液,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
A.称量时,使用了游码,但砝码和药品放颠倒了 |
B.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|
C.原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 |
D.摇匀后见液面下降,再加水至刻度线 |
【题文】出现大雾天气时,致使高速公路关闭,航班停飞,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
【题文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,但不属于电解质的化合物是
【题文】能用H
++OH
-===H
2O表示的是
A.Ba(OH)2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|
B.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|
C.Cu(OH)2和稀硫酸的反应 |
D.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|
【题文】下列离子方程式中,正确的是
A.稀硫酸滴在铜片上:Cu+2H+===Cu2++H2↑ |
B.氧化铜与硫酸混合:Cu2++SO42-===CuSO4 |
C.盐酸滴在石灰石上:CaCO3+2H+===H2CO3+Ca2+ |
D.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:Ba2++SO42-===BaSO4↓ |
【题文】下列各组离子中,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,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
A.K+、MnO4-、Cl-、SO42- |
B.Na+、CO32-、SO42-、Cl- |
C.NO3-、Na+、HCO3-、Mg2+ |
D.Na+、NO3-、H+、SO42- |
【题文】离子方程式BaCO
3+2H
+===CO
2↑+H
2O+Ba
2+中的H
+不能代表的物质
①HCl ②H
2SO
4 ③HNO
3 ④NaHSO
4 ⑤CH
3COOH
【题文】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
A.硝酸银与盐酸反应: AgNO3+Cl-===AgCl↓+NO |
B.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:Cu+Ag+===Ag+Cu2+ |
C.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:Ba2++SO42-===BaSO4↓ |
D.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:2Fe+3Cu2+===2Fe3++3Cu |
【题文】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
A.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:Na+、K+、SO42-、CO32- |
B.无色透明的溶液中:Cu2+、K+、SO42-、NO3- |
C.含有大量Ba(NO3)2的溶液中:Mg2+、NH4+、SO42-、Cl- |
D.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:Na+、K+、CO32-、NO3- |
【题文】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:
①Cu ②NaCl ③NaHSO4④CO2⑤H2SO4⑥酒精 ⑦CaCO3⑧BaSO4⑨NaOH
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。
(1)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。(2)能电离出H+的是________,属于酸的是________。(3)属于碱的是________。(4)难溶的盐是________。(5)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。
【题文】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,并写出离子方程式。
(1)硫酸铜和氯化钡 化学反应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
离子方程式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
离子方程式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
离子方程式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
离子方程式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【题文】有一固体混合物,可能由Na2CO3、Na2SO4、CuSO4、NaCl等混合而成,为检验它们,做了以下实验:
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,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;
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,有白色沉淀产生;
③过滤,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,发现沉淀全部溶解。
根据上述实验事实,回答下列问题:
(1)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,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,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(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)。对可能含有的物质,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。
(2)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【题文】实验室里要配制465 mL 0.2 mol/L的硫酸钠溶液。
(1)请填写下列空白:
A.计算、称量、溶解:在天平上称出________g硫酸钠固体,把它放在烧杯里,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。 |
B.转移:把得到的溶液冷却后小心地沿着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。 |
C.洗涤: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~3次,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。 |
D.定容: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~2 cm,改用_____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。 |
E.摇匀:将瓶塞塞紧,充分摇匀。
F.贴标签、装试剂瓶: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,贴上标签,并洗涤容量瓶。
(2)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(填字母)。
a.某同学定容时俯时容量瓶刻度线
b.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C
c.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了
d.进行B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
e.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转移
【题文】现有甲、乙、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(OH)3胶体的制备实验。
甲同学向1 mol·L-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;
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;
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 mL~2 mL FeCl3饱和溶液,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,停止加热。试回答下列问题:
(1)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________;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,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证明有Fe(OH)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(OH)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:
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,用石墨作电极,接通直流电,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,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②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,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