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文】常温下,往H
2O
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
4溶液,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:2Fe
2++ H
2O
2 +2H
+ =2Fe
3++ 2H
2O ;2Fe
3++ H
2O
2=2Fe
2++ O
2↑+2H
+,下列说法中,不正确的是
A.在H2O2分解过程中,Fe2+是反应的催化剂 |
B.在H2O2生产过程中,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+ |
C.H2O2的氧化性比Fe3+强,还原性比Fe2+强 |
D.在H2O2分解过程中,溶液的pH逐渐下降 |
【题文】设N
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|
B.2L 0.5mol?L﹣1(NH4) 2SO4溶液中NH4+离子总数为2NA |
C.1mol FeBr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,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|
D.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|
【题文】X、Y、M、N是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。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,X、M同主族,Y的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
A.M、N的简单离子半径: r(N-)>r(M2﹣) |
B.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:M>X |
C.X、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|
D.X、Y、N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碱性 |
【题文】为提纯下列物质(括号内为杂质)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
| 物质
| 试剂
| 分离方法
|
①
| KNO3(NaCl)
| 蒸馏水
| 降温结晶
|
②
| CO2(HCl)
| 饱和Na2CO3溶液
| 洗气
|
③
| 乙酸乙酯(乙酸)
| NaOH溶液
| 分液
|
④
| Cl2(HCl)
| 饱和NaCl溶液
| 洗气
|
A.①③ B.①④ C.只有 ④ D.③④
【题文】下列实验中,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
选项
| 实验
| 现象
| 结论
|
A.
|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少量Cl2
| 品红溶液褪色
| Cl2具有漂白性
|
B.
| 将等质量的铜粉分别投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
| 分别产生为无色和红棕色气体
|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
|
C.
| 将鸡蛋壳置于醋酸中浸泡一段时间
| 鸡蛋壳大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冒出
|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
|
D.
| 向漂白粉中滴加少量浓盐酸
|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
| 漂白粉已经变质
|
【题文】常温下,有下列四种溶液:
①
| ②
| ③
| ④
|
0.1mol/L NaOH溶液
| pH = 11 NaOH溶液
| 0.1mol/L CH3COOH溶液
| pH = 3 CH3COOH溶液
|
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由水电离出H
+的浓度c(H
+) :①>③
B.将④加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时,所得溶液的pH=5
C.①与③混合,若溶液pH = 7,则体积V(NaOH)>V(CH
3COOH)
D.将②与④等体积混合,若溶液pH < 7,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:c(CH
3COO
-) + c(OH
-) = c(Na
+) +c(H
+)
【题文】乳酸亚铁{[CH
3CH(OH)COO]
2Fe}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铁强化剂,易溶于水,吸收效果比无机铁好,可由乳酸与FeCO
3反应制得。
I.制备碳酸亚铁:装置如图所示。

(1)装置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;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粉逐渐溶解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将B中生成的FeCl
2溶液压入装置C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Ⅱ.制备乳酸亚铁:
将制得的FeCO
3加入乳酸溶液中,加入少量铁粉,在75℃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,然后再加入适量乳酸。
(3)FeCO
3与乳酸[CH
3CH(OH)COOH]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反应后加入适量乳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。
(5)从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所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
_、过滤、洗涤、干燥。
(6)设计实验证明乳酸亚铁中含Fe
2+ 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。
【题文】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、酸或碱等,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。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

(1)操作A的名称为
。
(2)铜帽溶解时加入H
2O
2的目的是
(用化学方程式表示)。铜帽溶解完全后,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
2O
2。
(3)碱性锌锰干电池的电解质为KOH,总反应为Zn+2MnO
2+2H
2O=2MnOOH+Zn(OH)
2,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
。
(4)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,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、稀草酸,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。主要反应为2MnO(OH)+MnO
2+2H
2C
2O
4+3H
2SO
4=3MnSO
4+4CO
2↑+6H
2O。
① 当1 mol MnO
2参加反应时,共有
mol电子发生转移。
② MnO (OH)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,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
。
(5)锌锰干电池所含的汞可用KMnO
4溶液吸收。在不同pH下,KMnO
4溶液对Hg的吸收率及主要产物如下图所示:

根据上图可知:
① pH对Hg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是随pH升高,汞的吸收率
。
② 在强酸性环境下Hg的吸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KMnO
4在酸性条件下
强。
【题文】甲醇既可用于基本有机原料,又可作为燃料用于替代矿物燃料。
(1)以下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两个反应:
反应I: CO(g)+2H
2(g)

CH
3OH(g) ΔH
1反应II:CO
2(g)+3H
2(g)

CH
3OH(g)+ H
2O(g) ΔH
2① 上述反应符合“原子经济”原则的是
(填“I”或“II”)。
②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(K)。
温度
| 250℃
| 300℃
| 350℃
|
K
| 2.041
| 0.270
| 0.012
|
由表中数据判断反应I为______热反应(填“吸”或“放”)。
③ 某温度下,将2 mol CO和6 mol H
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,充分反应,达到平衡后,测得c(CO)= 0.2 mol/L,则CO的转化率为
,此时的温度为
(从表中选择)。
(2)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:
① 2CH
3OH(l)+3O
2(g)=2CO
2(g)+4H
2O(g) ΔH
1 kJ/mol
② 2CO(g)+ O
2(g)= 2CO
2(g) ΔH
2 kJ/mol
③ H
2O(g)= H
2O(l) ΔH
3 kJ/mol
则反应CH
3OH(l)+ O
2(g)= CO(g)+ 2H
2O(l) ΔH=
kJ/mol
(3)现以甲醇燃料电池,采用电解法来处理酸性含铬废水(主要含有Cr
2O
2?
7)时,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模拟该法:

① 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
。
② 请完成电解池中Cr
2O
2?
7转化为Cr
3+的离子反应方程式:
Cr
2O
7 2?+
Fe
2+ +
[ ] ═=
Cr
3++
Fe
3++
H
2O
(4) 处理废水时,最后Cr
3+以Cr(OH)
3形式除去,当c(Cr
3+)=1×10?
5 mol?L
﹣1时,Cr
3+沉淀完全,此时溶液的pH=
。(已知, K
sp[Cr(OH)
3]=6.4×10?
31,lg2=0.3)
【题文】聚合物F的合成路线图如下:


请据此回答:
(1) 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,C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。
(2) 检验B中所含官能团所用的试剂有______;E→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。
(3) G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

的相对分子质量大2,则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
__种。
① 分子中含有苯环,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 遇氯化铁溶液变紫色
(4) C生成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如果C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,则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。
(5)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,设计一条由甲醛、乙醛和甲醇为主要原料制备

的合成路线
。
【题文】高锰酸钾在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,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,其部分流程如下:

(已知锰酸钾为墨绿色固体、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)
(1)在操作①和②中,MnO
2是该反应的
(“氧化剂”或“还原剂”);第①步加热熔融时应选用的仪器是
:A. 铁坩埚 B. 瓷坩埚 C. 石英坩埚
(2)为提高第③步的浸出速率,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、___________(写出两项即可)。
(3)第④步通入适量CO
2,发生反应生成MnO
4-和MnO
2和碳酸盐,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
。
(4)第⑥步加热浓缩至液面有细小晶体析出时,停止加热,冷却结晶、过滤、洗涤、干燥。干燥过程中,温度不宜过高,其原因是
(用化学方程式表示);所得晶体中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。
(5)H
2O
2和KMnO
4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,若向H
2O
2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,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,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【题文】已知A、B、C、D、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,A、B、C、D位于短周期。A位于周期表的s区,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;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,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;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。E有“生物金属”之称,E
4+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。
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B、C、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
,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
。
(2)由B、D形成的BD
32-离子中,其VSEPR模型名称是
,离子的中心原子采用
杂化。
(3)已知由A、C、D三种元素按照4:2:3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,常温下测得该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=5,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
。
(4) D、E和钡三种元素构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,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
。

(5)纳米级的EO
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催化剂,实验室往往通过ECl
4在大量水中加热水解制得EO
2·xH
2O,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
。